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對科技創新重視程度之高、出臺政策密度之大、推動力度之強前所未有,形成從指導思想、戰略部署到重大行動的完整體系,推動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
小巧高效的核管道焊接機器人,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守望自然資源的“科技天眼”、形態各異的機器人視覺光源、為機械手裝上“大腦”的微數控系統、行人可一鍵報警的智慧燈桿……在內蒙古赤峰·中關村信息谷科技創新基地,各類創新產品云集。充滿活力的創新企業好似一粒粒種子,正在匯聚融合、開花結果。
生物醫藥是攸關人民健康、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性產業,生物技術創新成為醫藥大國競爭的主戰場。2021年12月發布的《“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創新驅動轉型的發展目標。
以“新起點,新騰飛”為主題的首場活動中,大連高新區重磅發布了《關于促進招商引資工作的指導意見》《大連高新區2022年科技企業培育實施方案》《大連高新區國有三級鏈條孵化場地政策》等多項科企培育政策,大連創新發展火炬聯盟正式成立,全新的產業規劃和空間布局正式對外亮相。
5月26日,“算聯全球·數聚韶關”——首屆“東數西算”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算力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韶關市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算聯全球·數聚韶關”——首屆“東數西算”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算力產業大會將于5月28日-30日在韶關舉辦。
能源是氣候危機根源的雙刃劍。它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支撐了大規模經濟增長。但由于約80%的能源來自碳氫化合物燃料的燃燒,這也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據成都高新區消息,該區持續推出政策性金融產品,以達到惠企紓困、穩增長的效果。
5月26日,首屆重慶天文創新發展院士專家研討會在渝舉行,100余位國內院士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參加了會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常進、崔向群、李惕碚、王赤,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士中被聘為學會顧問。
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26日透露,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中國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導向,營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氛圍。2021年回國創新創業的留學人員首次超過100萬,累計發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118萬。
更多>>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布信息,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網創新頻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10-826203988
媒體合作:186 0126 9246
品牌活動合作:138 1057 1295
官方微信
創新中國快手號